自2013年,美國藥品供應鏈安全法規(DSCSA)(又名藥品質量與安全法規)出臺以來,給美國醫藥行業帶來了明朗的前景。美國醫療保健分銷管理協會(HDMA)一直積極推動法案的實施,提出通過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來傳播企業之間交易信息,尤其是在藥品生產企業和藥品分銷企業之間訂單的流通——預先發貨清單(a.k.a “ASN”)就是一種形式。
在接下來的九年里,美國醫藥行業將不斷擴大藥品產品包裝上編碼的印刷,首先是在整個批次包裝層面,然后是銷售單元層面,在供應鏈運營過程中,通過這些包裝的上下面的條碼進行信息交換。此外,很顯然,生產商銷售給美國市場和銷售給歐洲市場產品條碼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代碼機構或者位數,因此,歐洲正在達成一種國際共識。(如下圖1)

Fig. 1. What the US is avoiding? The fragmented serialization framework of EU countries will change as the Falsified Medicines directive takes effect. Source: EFPIA
小編解圖
美國正避免什么事發生?此圖為歐洲不同地區使用的商品編碼技術標準,藥品指導說明書偽造,編碼就會變化。
GS1全球貿易項目代碼結構為13位,
Nordisk Varenummer 13位代碼,
Spanish Codigo National 13位代碼,
PZN(德國)7/8位,
PZN(澳大利亞)13位,
Italian Bollino(AIC code) 9位,
法國CIP code(2011),
比利時ABP編碼16位,
希臘EOF編碼9位,
葡萄牙編碼7位。(圖片來源,歐洲制藥工業協會聯合會EFPIA)
實現這種信息交換并不便宜:最基本的,產品編碼要符合藥品供應鏈安全法規——DSCSA的要求,每個系列的產品包裝的生產線大概是150,000-300,000美元,全球有上萬個包裝生產線。此外,其他的花費將增加在生產制造,以及安裝的IT系統,便于儲存和輸送編碼,為企業提供相互之間歷史交易數據。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是誰,或者在哪,這些數據都可以聯通和管理,使參與到醫藥供應鏈的所有參與者——當地藥店、醫師辦公室,甚至患者自己,都可以查看產品溯源。
藥品編碼給醫藥領域帶來什么
隨著需求的不斷調整,藥品編碼給美國醫藥領域帶來什么?美國強生公司供應鏈安全執行官 ,目前是供應鏈咨詢專家,Ron Guido提出遵從”ROI”或者”C-ROI”理論,這不僅僅適用于醫藥行業供應鏈管理者,也適用于商人、患者支持、市場或其他部門管理者。他的觀點包括:
提高庫存數量及庫存布置的準確度;
改善供需平衡以更好地了解產品需求;
提高新產品的銷售及有利于再次訂購的追蹤;
減少時間的投入和花費,投入到退貨及售后協調服務中;
降低貨物遺失和安全隱患;
提高產品被召回的效率;
提高供應鏈流轉速率;
由于藥物過期或損壞,降低財產索賠;
提高藥品樣品及試驗品的跟蹤準確度。
例如,一名銷售獸藥產品的市場協調人員想知道有多少是通過獸醫診所預定的(也是最期望的途徑),有多少產品是通過郵寄或者是客戶直接從廠家訂購的渠道,因為銷售渠道不同,所以零售價很難控制,通過追蹤產品的編碼,并得到客戶反饋,可以更好地控制產品渠道庫存,獲得最大收益。
這個例子可以說明藥品供應鏈安全法規(DSCSA)雖然不能阻止偽造發生,但可以起到追蹤的作用,降低了藥品偽造事件。

Fig. 2. Vetter Pharma’s unit, case and pallet serialization schema shows the nature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Credit: Vetter
小編解圖:
Vetter(費特爾)醫藥公司單個藥品包裝、整箱以及托盤條碼結構就顯示出了“大-小”關系的本質,(Vetter 制圖)
左邊是可銷售的最小包裝的編碼,每一個產品被賦予唯一的識別碼。
中間圖是包裝箱上的編碼。每一個包裝箱有一個識別碼,包裝箱里的小包裝與包裝箱聯系起來。
右圖是托盤編碼:許多個包裝箱放在托盤上,每一個托盤被賦予唯一的識別號,托盤上每一個包裝箱與承載的托盤相聯系。
仔細來看,上圖所用的編碼是二維碼,橫向和縱向都包含商品信息,與中國現行的條形碼不同。
通過產品包裝上的序列號了解產品去向,可以大大減少偽造產品流向市場。
Fig. 3. Vetter Pharma’s planned approach for managing serial codes through the supply chain. Credit: Vetter
小編解圖:
此圖為Vetter 醫藥公司在供應鏈管理掃描二維碼的案例,二維碼攜帶的信息包括全球貿易項目代碼GTIN:04012345000344,產品系列號(Serial #):10000000234,整批包裝上的編碼(Lot #):987654321G,產品時效日期(EXP):30-05-2015。信息在生產商、零售商、藥店/醫院之間交換。(制圖:Vetter醫藥公司)
其他國家采取藥品供應鏈安全措施
此外,全球有以下一些機構采取了措施推動醫藥供應鏈安全:
醫藥流通安全聯盟(PDSA),包含25個行業組織以及流通企業,推動法規實施,達成行業共識,關注與零售商、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向他們頒發國家認可的相關許可證書。
美國醫療保健分銷管理協會(HDMA)有一個關于產品編碼工作組,深入挖掘DSCSA法規內容,特別是在“歷史交易”數據方面進行研究。
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GS1)的分支機構——美國醫療保健代碼組織,是行業最重要的協會,專注于研究行業數據信息交換以及編碼標準化,目前建立起 EPCIS standard標準,這一標準于2013年公布,特別規范了藥品流通信息的數據交換。
小編總結:
我國與藥品有關的編碼包括電子監管碼、商品條碼、藥品本位碼、藥品分類碼以及物流條碼等,這些編碼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所攜帶的藥品信息不但有重復,而且這些編碼互不兼容,對設備的識別和業務的操作帶來了重復性,也給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帶來一些困擾,小編認為,是否可以從編碼技術進行改進,把多個條碼信息結合起來,最終形成一個共識的統一編碼,這是應該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
參考文獻:
Pharmaceutical Commerce 雜志
部分內容編譯:
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 S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