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全文共八個部分28條,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全面部署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工作,研究提出了“1+4+2”的總體改革框架。
“1” 是力爭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4” 是健全待遇保障、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四個機制。
“2” 是完善醫藥服務供給和醫療保障服務兩個支撐。
01《意見》明確“兩個五年”改革目標
到2025年醫療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基本完成待遇保障、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等重要機制和醫藥服務供給、醫保管理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改革任務。
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待遇保障公平適度,基金運行穩健持續,管理服務優化便捷,醫保治理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實現更好保障病有所醫的目標。
02充分發揮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的引領作用
此次《意見》明確指出:醫藥服務供給關系人民健康和醫療保障功能的實現。要充分發揮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在深化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中的引領作用,推進醫保、醫療、醫藥聯動改革系統集成,加強政策和管理協同,保障群眾獲得優質實惠的醫藥服務。
03深化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
(1)堅持招采合一、量價掛鉤,全面實行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
(2)以醫保支付為基礎,建立招標、采購、交易、結算、監督一體化的省級招標采購平臺,推進構建區域性、全國性聯盟采購機制,形成競爭充分、價格合理、規范有序的供應保障體系。
(3)推進醫?;鹋c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完善醫保支付標準與集中采購價格協同機制。
04完善醫藥服務價格形成機制
(1)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醫用耗材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全國交易價格信息共享機制。
(2)治理藥品、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
(3)完善醫療服務項目準入制度,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建立價格科學確定、動態調整機制,持續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
(4)建立醫藥價格信息、產業發展指數監測與披露機制,建立藥品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完善價格函詢、約談制度。
分會觀點
(1)《意見》對“十四五”期間醫保制度改革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確立“十四五”期間醫保制度改革總體方向和改革重點。
(2)2019年以來,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實現重大突破,地方探索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也取得積極成效。2019年兩輪藥品集采只是改革前奏,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將持續成為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也將成為未來幾年的醫藥改革重點。
(3)對醫藥供應鏈而言,未來幾年不管是藥品還是醫療器械,都將會進行前所未有的行業“大洗牌”,激烈的市場分割戰在所難免,行業“小、散、亂”的局面也將一去不復返。從“兩票制”以來,傳統業務已不再是市場增量,在政策接二連三的沖擊下,供應鏈企業必須創新服務模式,開發新的業務增長點,提高核心競爭力。
(4)在集采背景下,醫藥物流企業需要根據市場預判,合理布置倉儲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服務質量,為未來發展業務做好充分的準備。
(5)在藥品、耗材價格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降本增效仍將是未來醫藥物流的核心。正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降本增效必然會倒逼行業在智能化、信息化、協同、精細化管理等方面進一步突破。
根據《意見》全文,主要內容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