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企業培訓,既要做好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同時需要有針對性和實際效果,更要能夠落地執行。
如果每年的培訓計劃都在做,但是實際落地不理想的話,也是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的。培訓就是培養加訓練,關鍵因素在于“人、文、行” 。
人
在培訓這件事情上,以培訓人員作為主導人員,可以大致分為三類,一是操作型人才,二是管理型人才,三是決策型人才。每類人員的側重點不同,這里從基層講起。
操作型人才
操作型人才是接觸冷鏈實際業務最多的人員,也是最了解基礎操作的,這里不光包括了線下操作、裝箱、運輸等實際操作人員,也包括訂單執行、訂單管理和異常處理等一線項目或客服人員,他們更多的是在接觸和積累日常工作中的經驗,這類人員進行培訓,會側重于日常業務內容,更多的是基礎模塊的講解和經驗的分享,例如類似新員工培訓等,更適合新人來接受。
管理型人才
以這類人才為主導的培訓人員更多的是要在原有的日常培訓中做一個提升,這個提升也是多方面的,包括了人員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規章制度的灌輸,甚至是一些承上啟下工作方法的傳授等,同時這類人才需要撰寫相應的培訓資料、培訓計劃等,也更像是一個由“知識傳播者”向“知識生產者”轉變。
決策型人才
這類人才給管理者愿景,需要給管理者方向,他們作為鏈條的頂端承載著更多的壓力和責任,并且要去幫助管理層人員解決問題,甚至是要去服務于管理者。這類人才要有遠慮,能夠規劃更長遠的未來,同時為了這個未來而不斷努力著。
最后是培訓對象,培訓對象中有很多因素要考慮,作為培訓人員,尤其是管理層以上的培訓人員,要清楚的認識到一個事實,哪些人才適合培養為未來優秀的引領者,哪些人才適合培養成中層管理者,而哪些人才只適合培養成優秀的執行者。沒有絕對的引領者最重要而執行者不重要的理論,團隊中需要每一個關鍵崗位,執行者的數量也一定是最多的,執行者是基礎,根基牢固方可建高樓。理智地對待和思考團隊中最佳的人員組成,才能有更好的結果。
文
關于培訓文件,這是培訓實施的基礎,有了明確的培訓人員和培訓對象,就需要進行培訓資料文件的撰寫。一般培訓資料文件以ppt和word居多,對不同的培訓對象,準備的培訓資料文件也不盡相同。
操作型人才
首先是對操作型人才的培訓,這類培訓主要以基礎和實用為主,更多的是熟悉了解實際業務流轉和日常問題的解決。
例如,針對操作人員,我們可以準備類似冷鏈運輸方案、保溫箱操作方案、作業指導書等等,這些都是相對基礎了,很適合新人培訓。針對一線訂單人員我們可以準備類似項目客服人員工作手冊、新項目流程圖解、運作方案解等培訓資料。對于訂單和操作的老員工,對現有項目流程和操作方法肯定是非常熟悉了,這類人員可以學習、鞏固法規相關知識內容,讓自己變得更專業,也有利于對外的溝通。
管理型人才
中層管理人員作為企業的中堅力量,在企業組織中肩負著領導和下屬的雙重角色,在企業各層級之間發揮著溝通橋梁的作用。中層管理人員大部分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所以適用于管理層的培訓資料不再是基礎業務相關資料,而是優秀的團隊管理方法和案例分享,因為管理層需要學習更多的管理經驗,目的是要提升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做好團隊內的人員管理或提供更多的知識生產和傳遞。
決策型人才
決策層人才的培訓不再僅僅是針對冷鏈行業,資料也將不再是文字方式呈現,筆者理解更多的是一些業務方向、經營方式和風險管控類的指導課程,由專業的培訓老師進行講解,決策層人員更多的是理解、感悟和進行自我思考,最終結合自己企業的特性和行業情況進行應用。
另外培訓文件不光要包括培訓資料,更要有相應的考題作為培訓的一個結果檢驗,并且有相應的分數要求,才好對培訓效果進行確認,建議考題包括單選、多選、填空和簡答,建議以試卷的形式出現,簡單的用word下就可以。另外目前其實還是有很多方便的APP可供使用,例如考試酷等,目前來看還是挺方便的,推薦各位了解。
行
“行”一方面是醫藥冷鏈行業的行業經驗,更多是眾多的從業者一步步摸索出來的,不管是我們的SOP、SMP都是我們的經驗總結,對于知識的學習,是有一個階段性過程的,首先是明白,然后是熟悉,之后是能夠講出來,最后是能夠寫出來。但往往我們公司生效的正式版文件都是枯燥的,如果在培訓的過程中一味地流水賬閱讀文件,那效果其實甚微,不如選擇理論結合實際,通過關鍵點解析,舉例描述的方式進行逐條培訓,并且講出我們實際的應用場景及風險點等方面。
我們現在所謂的培訓文件,也都是實踐中得出的最優方法以文字形式展示出來的,從實踐中來回實踐中去,我們需要將我們的實踐與理論培訓結合,通過真正的實際應用來支撐我們的理論依據。
另一方面理解“行”,可以理解為“動起來”,上面說了“人”和“文”,制定了培訓計劃,明確了培訓人員和對象,做好了培訓資料,就需要發揮其價值。
關于培訓計劃的制定,筆者認為沒必要一定寫的很“高大上”,更重要的還是要匹配企業/部門內部人員整體水平和不同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制定,效果最大化才是最終目的。例如如果企業內部冷鏈基礎相對薄弱或近似0基礎的話,建議從冷鏈、物流等理論培訓開始,同時普及一些相關設備知識,這些內容建議通過管理規范、國標、行標等方面聯動引用介紹。
如果是有一些行業基礎的人員,可以逐步進行更深度學習,擁有更多的專業技能,比如可以對溫度數據進行一個詳細的解讀,具體什么樣的溫度數據曲線能代表什么樣的運輸過程,從數據中我們能得到了解到什么,有哪些需要改進的,這些都可以通過數據來獲?。ㄑ由扉喿x>>>干貨 | 醫藥冷鏈 — 溫度數據的重要性及其用途精講)。
企業培訓是長期訓練下的結果,而不是補針效應。傳遞知識是每個培訓人員的責任,認真對待是每個培訓對象對培訓人員應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