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倉庫的高效運轉來源于幾個不同方面的配合,包括倉庫存儲設備的合理選擇,倉庫合理的平面布置設計,匹配的揀貨設計,業務流程,倉庫管理系統等等。以下分析了倉庫中不同類型揀貨法的優缺點:
一、單人揀貨法
優點:一般,單一揀取的準確度較高,很少發生貨差,并且機動靈活。這種方法可以根據用戶要求調整揀貨的先后次序;對于緊急需求,可以集中力量快速揀??;對機械化、自動化沒有嚴格要求;一張貨單揀取完畢后,貨物便配置齊備,配貨作業與揀貨作業同時完成,簡化了作業程序,有利于提高作業效率。
缺點:
1、用戶不穩定,波動較大。
2、用戶需求種類不多。
3、用戶之間需求差異較大,配送時間要求不一。
二、分區揀貨法
1、按揀貨單位分區
如果將揀貨區分為箱裝揀貨區、單品揀貨區等,那么這一分區與存儲單位分區是相對應的,其目的在于將存儲與揀貨單位分類統一,以便揀取與搬運單元化。
2、按物流量分區
指按各種貨物出貨量的大小以及揀取次數的多少進行分類 ,再根據各組群的特征,決定合適的揀貨設備及揀貨方式。此分區方法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復行走,提高揀貨效率。
3、按工作分區
指將揀貨場地劃分為幾個區域,由專人負責各個區域的貨物揀選。這種分區方法有利于揀貨人員記憶貨物存放的位置,熟悉各個區域的貨物揀選;有利于揀貨人員記憶貨物存放的位置,熟悉貨物品種,縮短揀貨所需時間。
缺點:由于無法預測下一張訂單究竟是哪個區的商品比較多,所以人手很難調配,每張訂單所包括的類目比例是不一樣的,造成不同分區的工作量分配變化很大,很難根據時刻變化的工作量來在各地分區之間進行調度,在旺季時會導致不能按時發貨。
三、螞蟻揀貨法
優點:如果我們為了消除這種揀貨區的限制而采用個人揀貨法(個人包單到底),那么我們在最后終點所收到的訂單的順序會全部打亂,訂單的次序是根據送貨路程長短安排好的,為了方便裝卸以及避免重復搬運和移動。打亂次序后不論有沒有重新排序都會影響到配送速度。除此之外,相比分區揀貨法,揀貨員需要熟悉幾乎每個商品的放置方位,這勢必會降低工人的揀貨速度和準確率。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揀貨方法可以適當的規劃揀貨員的活動范圍,由此提高揀貨效率,但是又不能改變訂單的順序且使每個揀貨員的效率達到最高(揀貨員一直保持工作,不空閑)。Bucketbrigadesystem(螞蟻揀貨法)正好滿足了以上所有的要求。
我們不妨拿一群螞蟻搬一堆面包屑的行動來解釋一下這個系統 。它們通常在面包屑堆和目的地之間排成一條直線,運輸工作開始后,第一只螞蟻馱著一粒面包屑向第二只爬去,而同時第二只也向第一只爬,二只相向而行,直到互相碰頭。這時,第一只螞蟻把背上的面包悄放下后馬上轉身去搬運下一粒,而第二只螞蟻則舉起地上的那粒面包屑向后轉,爬向第三只螞蟻,同時第三只也向第二只爬去接貨,二者仍是相向而行,直到碰頭交貨……這樣循環往復,每只螞蟻都不閑著,共同提高團隊工作的效率。
在這個系統中,找到下一個伙伴傳遞工作才是關鍵點,而不是像分區揀貨法那樣以區域為限制。所以雖然面包屑有大有小,螞蟻爬行的速度也有快有慢,但因為沒有區域的限制,爬得快的螞蟻可以多作一點貢獻來幫助爬得慢的兄弟,這樣的團隊合作法像一根無形的指揮棒,不斷地調整著各個螞蟻所分配到的工作量,共同造就一個完美平衡的工作系統。
把揀貨員看作螞蟻,把裝貨物的小車以及隨著小車走的訂單當成面包屑,這個系統也能在倉庫中得到有效的應用。因為倉庫的整個揀貨工作也是拿著訂單、推著揀貨小車、沿著揀貨路線、遍歷所有揀貨區的過程。當小車經過了所有的貨架,一張訂單的揀貨工作也就完成了。
缺點:
在實際操作中,追尾現象(由于某個揀貨員的速度比較快,或者正好手上這張訂單的項目比較少,使得他趕上了下游的揀貨員,而下游手上的訂單還沒做完,這種現象俗稱“追尾”)可能頻繁發生,使螞蟻系統的效率大打折扣。發生追尾時,揀貨員如果等待,同樣會浪費他們的時間,影響團隊工作效率。而他們若是只為了追求速度而越過下游自行揀貨,再送到下游的下游手中,這樣則會打亂訂單的次序。
來源:物聯云倉